emacs的org-mode[初探]

我觉得在linux下,有了emacs和org-mode,基本不用费力去寻找GTD软件或者日程管理软件了,你所需的就只是配置好二者,然后慢慢习惯它们的操作。

每天打开ubuntu的时候,在一个工作区上把它打开,然后用Ctrl-Shift-Left切到另一个工作区,开始正常的工作。

我每天的工作区是这样的:

workspace

把emacs切成左右两个buffer(我的机器是宽屏的,这样比较方便)
左边是org文件,可以在上面进行任务的添加编辑。

右边是agenda view。按每周视图显示当前的任务。agenda view提供日,周,月,年四种视图,我一般每日日程不满,用的是周视图。并且,如果你给某日的某事件加了时间属性,那么当天的view就会显示出来一个接时间分割的日程表来。

你也可以不开两个buffer,全屏显示agenda view,你在agenda view上相关事件按tab,即可定位到相应文件的item列.

emacs是一个学习曲线很陡的编辑器,现在离我面对emacs束手无策才仅仅一个月,所以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感觉--连打开一个文件都要查cheetsheet。现在我已经很喜欢它了,这就像一个游戏,稍稍上手之后。你可以很舒服地玩主线剧情,但是偶尔做做支线,走走捷径也会有很不错的体验。(发现同一件事儿的不同玩法)

notebook

org-mode也一样,它的命令表打印出来整整两个A4纸,让人望而却步。不过跟emacs一样,等你用了两三周回头看看,这本身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障碍,

原因有二:

一.80/20法则,跟这个星球上所有的事儿一样,其实你用熟20%的命令,应付日常工作就绰绰有余。

二.不需要背。我用的是无比落伍的五笔输入法,我所认识的人当中,说他们背过字根烦的要死的都是最终没有使用五笔的人。而真的用五笔的则是没有背过字根的,比如我就没背过。很多东西用着用着就熟了,没有必要脱离了使用单纯去背什么东西。